2022-08-19
在诸城这片物产丰茂又人杰地灵的土地上,有诸多名人曾经闪耀在中国历史进程上,亦有不少家族曾经写下了属于一个家族的璀璨历史和光辉荣耀,他们的故事沉寂在这片土地上,成为了这片土地中深藏的历史养料,滋养了诸城大地的文化情怀。这其中,有一个家族,曾经以无比璀璨的光芒闪耀于两汉时期,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在国家的政治中心,可谓真正的贵族世家,这就是诸城的伏氏家族。有这样一本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人文思想,这本书记载了中国上古时代最原始的历史,承载了华夏文明最久远的传统和智慧,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,它成为士宦阶层科举取仕的必读书目,这本书就是《尚书》。而这本书能够逃脱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劫难而幸存于世,正与伏氏家族的第一代先贤有关,这个人叫伏胜。伏胜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,到了秦的首都咸阳去做博士。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了。后来,他遭遇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“焚书坑儒”事件。当时,属于函谷关......
安丘伏氏家族的兴盛与衰落两汉之后,一般姓氏书,大都以“平昌安丘”为伏姓望族。而平昌安丘之伏姓与东武伏姓实为同支本家;今诸城之西北,魏晋时属平昌郡,与安丘同属一郡。唐林宝《元和姓纂》卷十介绍伏姓:“平昌安邱:胜(即伏生)七代孙理,高密太守,生凤、湛。湛,后汉大司徒。凤五代孙仪生大鸿胪策,策曾孙滔,晋游击将军;曾孙曼容,齐率更令。”据《后汉书・孝献帝纪》,建安十九年(214)“十一月丁卯,曹操杀皇后伏氏,灭其族及二皇子”。所谓“灭其族”,也许只是近族,不追究远族;或其时已是乱世,有令难行;或者汉魏人侠义之风不泯,反感曹氏之矫诏乱命,掩护伏氏后人脱逃大难;而东州之地,山海间阻,大泽深谷,不难龙潜虎遁;种种可能,使东武伏氏未尝尽绝,亦未可知。然而,伏氏与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,所以终曹魏一世,没有入仕者。但在东晋南朝,东州伏氏再度复兴,且异峰突起。伏湛之后,到汉末即传8世。按《元和姓纂》,伏凤是伏湛之......
伏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,溺死于洛水,相传为洛水之神。伏胜字子贱。汉朝时济南人。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(公元前260年),卒于汉文帝三年(公元前161年),享年99岁。为伏羲的后裔,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(今山东南部的济南)。原来是秦国的博士,世称伏生。伏允唐朝吐谷浑吕夸子。惰开皇末国乱,国人杀其兄而立之。炀帝即位,令铁勒击破之。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,遁客党项,大业末始复其故地。高祖即位,与之通和。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,诏李靖等往讨破之,其子顺举国降,允遂自尽而死。伏恭字叔齐,朗邪东武人(今山东诸城人)东汉明帝宰相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任剧县令,常山太守等职,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。明帝永平二年(59年)迁任太仆。永平四年拜相,任司空。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。东汉章帝元和元年(84年)卒,终年90岁。伏无忌博学多识,继承家学,传习儒业。永和元年(公元136年)与仪郎黄景校定《中书五经》,......
3月22日,汨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神鼎山焕乎公墓前举行简朴庄重的祭祖典礼。来自河南商丘民权县的11人在唢呐声中热泪盈眶。这是相隔900年后,迁徙远走他乡的焕乎公后裔终于踏上了"回家"的路。白发苍苍的伏永存老人今年87岁,是来汨祭祖一行中年纪最大、辈分最小的一位。据祖籍记载,他是河南省海州伏系一族的第72代后裔,如今和大部分族人们定居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。两地伏系一族后裔共同祭祖3月21日,离清明还有10余天,基于与汨罗神鼎山伏系后人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,伏永存与海州伏系一族的第67、68、69、70、71、72共6代后裔,从家乡民权县风尘仆仆踏上完全陌生的土地,只为在祖先曾生活繁衍的青山绿水间伫立片刻,"终于找到了家!我们的根就在这里!"首次"回家"的后裔伏修海在祖先墓前眼含热泪,"在这里就自然产生亲近的感觉,同根同源让我们拉近了心里的距离。""伏氏相传为江南海州连河镇籍,不知何时迁……......
西汉置。高帝八年(前199)封张说为侯国,后为县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二里。东汉建武五年(29)封张步为侯国,后为县,属北海国。西晋属东莞郡,惠帝时于此置平昌郡。北魏属平昌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省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牟山县复置,属高密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斗鸡台。唐武德六年(623)移治昌安故城(今山东安丘市),属密州。乾元二年(759)改辅唐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复名安丘县。后唐同光初又改辅唐县,后晋天福七年(942)改胶西县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复名安丘县,仍属密州。明、清属青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莱胶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94年改设安丘市。...
①东汉桓帝置,治所在高阳县(今河北高阳县东)。后废。西晋泰始初置高阳国,治所在博陆县(今蠡县南)。北魏改为高阳郡,移治高阳县(今高阳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高阳县(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)。领安平、饶阳、邺、高阳、新城等五县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系水“西径高阳侨郡南”,即此。北齐废。③北齐改北海郡置,治所在下密县(今山东潍坊市)。隋开皇初废。...
??头伏也称之为初伏,意思是三伏天迎来的第一个阶段。三伏分为头伏、中伏、末伏。头伏和末伏是固定10天,而中伏有些年份是10天,而有些年份是20天。头伏是一年中开始热起来的第一天,头伏养生很重要。想要安度三伏,头伏养生最重要。那么,头伏吃什么才养生呢? ??1、头伏吃饺子 ??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...
三伏天是一年里最艳阳高照的日子。三伏天一般分为3个时期,初伏(头伏)、中伏、末伏,2017年初伏是7月12日至7月21日,初伏饮食一般有讲究,各处地方初伏吃的食物有所不同。主要是头伏北方吃饺子、南方吃混沌。出了饺子和混沌,还有鸡肉和萝卜也是初伏的传统食物哦。那么具体初伏吃什么? 南方人伏天饮食习俗因地域不同也有差异:上海人讲究“头伏馄饨二伏茶”;杭...
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,俗话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由此可见,三伏天是一年中比较热的时候了。入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,一般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。同去年一样,今年的三伏天同样是40天。7月17日交初伏,7月27日交中伏,8月16日交末伏,8月26日出伏。在头伏第一天,我国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食俗,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入伏第一天吃什么传统食物。入伏第一天吃什么?馄饨在南方部分地区,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,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,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。上海人有“头伏馄饨二伏茶”的说法。比起水饺,馄饨个小皮薄,煮熟后有透明感,另煮馄饨费时短,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,方保证熟透。另外还有一点,水饺重蘸料,馄饨重汤料,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,鸡汤、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。我们这边吃馄饨还常配面一起,称云吞面。饺子北方有句俚语,叫做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头伏吃饺子是......
初伏又叫头伏,是一年中最热暑天的开始。初伏为固定的10天,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除了气温高之外,湿度也相对其他季节大。那么2018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?初伏吃什么最好? 2018年初伏是哪一天 入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,但一般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,即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属于初伏。2018年的夏至是甲申日,按照天干地支历法推算,今年夏至后...
【拼音】fājiāntìfú 【成语故事】汉宣帝时颖川太守赵广汉秉公办案,诛杀许多残害百姓的豪强。后来他调到都城长安任京兆尹,亲自办案,捉拿坏人,经常能把藏匿的坏人坏事揭露出来,就连一般隐藏未露的情况,他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,就像神一样灵验。 【出处】其发奸擿伏如神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 【释义】发、擿:揭...
小城淮阳,得益于人祖伏羲的恩德,而名扬四方。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,而且还葬在这里。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。千百年来,众多的达官显贵和骚人墨客,不辞辛苦,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,或游览观光,或谒祖朝圣。为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。 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,古称宛丘,又称陈。传说中的“三皇”,即伏羲氏、女娲氏、神农氏先后...
伏羲即太昊,风姓。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,现天水市有伏羲庙,朝圣的游人极多。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。传说他有圣德,象日月之明,故称太昊。教民结网、打猎、饲养畜禽以充庖厨,故又称包羲。他始画八卦,造书契、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。在位115年。正姓氏,制嫁娶。取各部落的特色:鳄之头,蛇之身,鹰之爪,鱼之鳞,虎之眼,组成新的图腾——龙。自封为龙师,定龙宫,现留龙湖。龙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簇徽,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。华夏子孙称之为——龙的传人由此而来!。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——伏羲陵。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,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,多时达十万多人次。2004年10月17-19日,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。图源自网络...
东武伏氏家族,东武伏氏,自济南伏胜六世孙伏儒始,至汉献帝皇后伏寿止,共传有11世,加上济南5世...
伏姓主要源流,伏(Fú)姓源出有:源流一源于风姓,出自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,属于以先祖名字...
进入7月后,就到了所谓的“三伏天”。民间有俗语“头伏鸡,二伏狗,三伏脚鱼红枣肚”、“起伏吃只鸡,一年好身体”、“入暑三伏,一伏一对童子鸡”,可见伏天吃鸡对身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那么,伏天为什么要吃鸡呢? 三伏天为什么要吃鸡 自古以来长沙人就有三伏天吃老姜煨鸡的习惯。长沙有“火炉”之称,三面环山,北面临水,气候湿润,而古人认为公鸡有去湿的作用,这便形...
(四川) 伏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,世间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了。可是,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。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,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,吃的就是野物的肉,喝的就是野物的血。野物打得少,就少吃一些;打不到,就饿肚皮。在那个时候...
造人,补天的女娲,还有一段与兄伏羲结婚而繁衍人类的神话。古书上说:女娲是伏羲的妹妹,有的说是伏羲的妻子,说女娲是个女天帝,是辅佐伏羲治理天下的。汉代的一些石刻画与砖画,都可以证明这个古老的神话。这些画像上的伏羲和女娲,腰身以上通常作人形,腰身以上则为蛇躯,两条尾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。两个人的脸面,或者向着,或者背着。男的手里拿了曲尺,女的手里拿了圆规。或者是男的手里捧着太阳,太阳里面有一只金鸟:女的手里捧着月亮,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(哈蟆)。还有的画像在两个人中间还挽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,这无疑是他们的爱子了。伏羲和女娲既然是亲兄妹,又怎样结婚呢?这里还有一段传说。原来伏羲、女娲还是十来岁孩子的时候,一连旱了六个月没下一滴雨。人们焦急万分,就去求他们的父亲张宝卜,据说这张宝卜会弄法术,连雷公也斗不过他。于是张宝卜对天上说:三天之内不下雨,我要雷公也跌下来!"果然不几天就下了一场大雨。可是因为张......
家谱河北任邱伏氏宗谱一幅,(民国)伏万生纂,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河北省青县崇罗镇野兀村。山东伏氏家乘十九卷,附伏氏佚书佚文,著者待考,民国乙丑年(公元1913年)木刻活字印本五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山东伏氏家乘十九卷,(民国)陈蜚声修,民国十四年(公元1925年)石印本五册。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博物馆、中国家谱网站档案棺。字辈云南玉溪伏氏字辈:“钰宗孔旋家传兴志雁。山东临沭伏氏字辈:“敬丙再庆祥开广圣传”。湖北黄梅伏氏字辈:“昌维永正精守堂章”。伏氏一支字辈:“张都昌腾建光卿云震桓典彪”。宿迁屠园乡伏氏字辈:12-41世辈分:锡树法焕培,方知(刚出生)浩运泰。登高思建立,宜从作述来。共创伟大业,千秋广贤才。...
“伏羲初画卦,苍氏乃制字”这是唐氏诗人詹敦仁所写的一句诗,诗中提到的伏羲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……"三皇五帝"之首,五千多年前出现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源头。在山亭区西集镇有一座以“伏羲故里”命名的村庄——伏里村,伏里村不仅民淳俗厚,鸡犬相闻,村里还有一样宝贝特别出名,那就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"伏里土陶"。伏里土陶是枣庄市珍稀的民间艺术,为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所独有。伏里土陶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,距今约有5600年的历史。西集镇曾为夏代至春秋中期倪国国都所在地,后为小邾国国都。伏里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,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,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,被誉为“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”。伏里土陶共有祭祀、赏玩、生活用品三大类,计39个品种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伏里土陶既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型制,又兼具了汉代和南北朝时期陶器的......
《明实录》中的相关记载如下:永乐六年冬十月己卯,升交趾太原直隶州为太原府,设太原府税课司。...
山东潍坊诸城伏氏家族,在诸城这片物产丰茂又人杰地灵的土地上,有诸多名人曾经闪耀在中国历史进程上,亦有不少家族曾经写下了属于一个家族的璀璨历史和光辉荣耀,他们的故事沉寂在这片土地上,成为了这片土地中深藏的历史养料,滋养了诸城大地的文化情怀。...
2019年4月7日上午,“2019(己亥)年山东微山太昊伏羲文化节暨微山湖全域旅游节启动仪式”活动启动。...
入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,每年的初伏都不一样,都是是要根据当年的年份决定。当然,入伏日期一般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。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属于初伏,2018年的夏至是甲申日,按照天干地支历法推算,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就是2018年07月17日入伏。明天正式入伏了,那么你知道三伏天头伏的时候各地都流行吃什么? 入伏吃什么传统食物? 初伏...
伏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,世间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了。可是,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。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,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,吃的就是野物的肉,喝的就是野物的血。野物打得少,就少吃一些;打不到,就饿肚皮。在那个时候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。 伏羲看到这个光景,心里很难过。他想:要是老这样下去,岂不是要饿死一些人吗?他左思右想,想了三天三夜,都没有想出...
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,被尊为“三皇”之首。相传,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,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。有一天,她去雷泽郊游,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。出于好奇,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,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,于是就有了身孕。而令人奇怪的是,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。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,这就是伏羲。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,特将地名改为成纪,因为在古代,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。据史学家考证,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。《汉书》中说道:“成纪属汉阳郡,汉阳郡即天水郡也。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”。所以,天水历来被称为“羲皇故里”。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,作为人类文明始祖,伏羲的主要功绩是:一、教民作网用于渔猎,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。同时教民驯养野兽,这就是家畜的由来。二、变革婚姻习俗,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,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,结束了长期以来,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。三、......
Copyright 2023 zupu.cn 浙ICP备18024415号-5